更多相关内容...>>极后区综合征:脱髓鞘疾病中的精粹简史
极后区综合征:脱髓鞘疾病中的精粹简史
原作者:脱髓鞘及自免脑二三事
lRaMN7 http://www.numino.net
2020-12-06
xc0x5x http://www.numino.net
概述
0xDYqZ http://www.numino.net
恶心和呕吐可在多种情况下发生,由位于脑干中的多种中枢结构控制。其中,极后区(area postrema,AP)为呕吐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。神经炎症性病变累及AP,出现顽固性恶心,呕吐和呃逆的临床综合征(极后区综合征,area postrema syndrome,APS),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(NMOSD)的特征。
5J526C http://www.numino.net
脑内呕吐中枢
Bv6JEn http://www.numino.net
AP于1896年由瑞典神经解剖学家Gustav Retzius(图1a)首次描述,为位于脑干,靠近Magendie孔(图1b)的海绵状结构。近半个世纪后,Cammermeyer于1945年发表了关于AP的专著。Giannuzzi曾在19世纪中期推测脑内可能存在呕吐中枢,而Thumas在1881年描述了一个区域,其位于第四脑室底部中线两侧,在动物中如该处被破坏可阻止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。
c8sq17 http://www.numino.net
1610412894415901.png
OPp4Vi http://www.numino.net
图1:a:Gustaf Retzius;b:脑干极后区(AP)位置,以及与孤束核(NTS)和第四脑室(IV–V)的相关性;c:APS患者的矢状位T2WI
p6bwQN http://www.numino.net
1610412944840671.png
iKpeR5 http://www.numino.net
图2:延髓的示意图,描绘了其中的重要结构,包括极后区,邻近的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
Mmx4m9 http://www.numino.net
Openchowski也参与了关于可能的呕吐中枢的早期工作,但他对单一结构能否协调如此复杂的反射表示怀疑。后来,Hatcher怀疑责任区域包括迷走神经的感觉核,与其说是严格的解剖学部位,不如说是生理学上的实体。尽管如此,延髓后部的重要性还是很明确的。早在1895年,Edes在讨论“神经性呕吐”时就指出:“呕吐不单纯是胃的疾病……这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反射……据我们所知,有时甚至起源于延髓本身的呕吐中枢。” 但是,Retzius的AP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与呕吐无关。
Y2ScOM http://www.numino.net
在1920年代初期,Wislocki和Putnam在研究AP的解剖结构时指出:“该区域的血供很丰富,AP可能在物质从血液传递至脑脊液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。”随后,Borison和Wang证实存在呕吐的化学感受器“触发区”,其功能与其他神经回路不同。他们最终将该区域描述为延髓背侧表面的结构,并将其等同于AP。现在,AP被认为是室周器之一,负责呕吐和呃逆的中央回路的敏感化学感受器部分(与其他脑干结构[包括孤束核]相关)。
BuhtF7 http://www.numino.net
极后区综合征
98DLH0 http://www.numino.net
APS,定义为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(通常是持续不断且难治的)呃逆,恶心和呕吐发作,近20多年来被认为是NMOSD的特征性表现。当然,上颈髓和/或延髓的非脱髓鞘性病变也可引起APS。很难确定何时首次使用实际术语“极后区综合征”。Borison本人表示,“在一般的恶心和呕吐综合征中包含了极后激活的多种系统性表达。” 在神经病学的整个历史中,可以找到应用该术语的多个实例。
tK5pq7 http://www.numino.net
1889年,Clarke描述了一例8岁男孩,其有持续的呕吐和呃逆病史,没有头痛,瞳孔光反射正常,最终因消瘦而死。尸检可见一结核性肺结节和一位于延髓的结核瘤,侵犯第四脑室并累及迷走神经核。考虑到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出现了榛子大小的结核瘤,Clarke惊讶于“除了呕吐之外,患者没有任何症状”。1962年,Stotka等报道了1例21岁男性,表现为孤立性持续呃逆,数月后才出现脑干症状和体征,最终证实为延髓下半部中线处胶质瘤性病变。持续性呃逆也被认为是最具历史意义的神经系统流行病之一。Von Economo注意到伴呃逆的昏睡性脑炎的案例,最终描述了该疾病实体的一种变异型,称为“流行性呃逆(epidemic hiccups)”。
e7Yp5E http://www.numino.net
1979年,McFarling和Susac报告了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,表现为顽固性呃逆。学者们认为,尽管多发性硬化的表现多样,但尚无该症状的报道,但他们没有提及AP可能参与其中。然而,将近40年前,Dow和Berglund描述了1例38岁的多发性硬化患者,表现为眩晕,痉挛性下肢轻瘫和眼球震颤3周。同时还有持续呕吐,尸检可见位于半球,脑桥和延髓的脱髓鞘斑块。没有关于呃逆的记载,但在1962年Lindstrom和Brizzee报道了5例顽固性呕吐的,其中1例为复视,共济失调,眼球震颤和腱反射亢进的20岁男性。腰椎穿刺可见脑脊液蛋白升高,后来出现持续性呕吐和呃逆。行手术探查未见肿块,也没有脑积水。怀疑为罕见类型的脑炎或多发性硬化。
Wp3C2P http://www.numino.net
在2002年,Misu等报道了2例复发型“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”(推测为NMOSD),伴有顽固性呃逆和恶心,上颈髓可见病变并延伸累及延髓。当然,现在有大量见于NMOSD的APS病例,可详细说明其临床和诊断相关性。然而,英文文献中首例与脱髓鞘疾病有关的APS病例是John Abercrombie所著的Patholog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on Diseases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(1829)中报道的1例顽固性呕吐,复发性失明和脊柱疼痛的患者。
KirCCT http://www.numino.net
NMOSD中的APS:标准制定
9X94nG http://www.numino.net
1981年,Shibasaki等提出了NMO的诊断标准:急性双侧视力缺失和横贯性脊髓炎,大约1个月内连续发生。O’Riordan等和Wingerchuk等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他们的诊断标准,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的经典标志性事件上,并没有提及AP或持续性呕吐或呃逆。随着病例系列的积累和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的发展,Wingerchuk等在2006年对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,其中包括纵向广泛受累的横贯性脊髓炎。
WW0kVG http://www.numino.net
如上所述,Misu等于2002年首先描述了“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”的顽固性呃逆表现。后来,他们报道了一系列病例,提出顽固性呃逆和恶心的出现有助于区分NMOSD和MS。研究发现,47例复发性NMOSD病例中有8例出现顽固性呃逆和恶心,而130例多发性硬化中则没有。75%的顽固性呃逆患者MRI可见累及导水管周区域,AP和孤束核的线样延髓病变。学者们逐渐认识到,这一表现也是NMOSD的特征,并且APS在2015年被纳入国际共识诊断标准。
pttXmC http://www.numino.net
1610413013890128.png
uQkXTq http://www.numino.net
图3:矢状位FLARI(A)可见病变沿延髓背侧表面延伸;轴位FLAIR(B:橄榄核水平;C:闩水平)可见延髓背侧被盖病变,包括极后区和孤束核
0jYQF0 http://www.numino.net
1610413058987952.png
s2x26Q http://www.numino.net
图4:累及极后区的延髓背侧“倒V征(interved V sign)”
82mv3j http://www.numino.net
1610413111192698.png
d6xE8K http://www.numino.net
图5:矢状位T2WI可见“线样征(linear sign)”,分别提示线样延髓病变和线样延髓-脊髓病变
1WYy5M http://www.numino.net
不同病例系列报道的NMOSD中AP的受累率不同。近期纳入258例NMOSD患者的一项研究中,观察到的脑干体征占31.4%,呃逆是仅次于呕吐的第二常见症状(22.3%)。其他大样本报道提示,14%-17%的患者出现APS。通过MRI识别病变,16%-44%的患者有单侧或双侧AP病变。一项尸检研究发现,40%的患者AP中组织稀疏,血管增厚,可见炎症和水通道蛋白4免疫反应性降低。
NcA97H http://www.numino.net
当前观点
1bwkPC http://www.numino.net
现认为APS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。有学者指出,延髓受累可能是NMOSD病情更为严重的预兆。在一组170例患者的研究中,44例存在延髓病变。该区域病变与较高的呃逆发生率以及较高的疾病严重评分,复发率和纵向广泛受累的横贯性脊髓炎有关。有趣的是,除了纯粹的解剖学关联之外,APS可显示出对NMOSD的特异性。124例NMOSD患者和56例其他病因的纵向广泛受累的横贯性脊髓炎的比较研究中,19.9%的患者有背侧延髓受累,NMOSD与其他病因中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差异。然而,NMOSD患者中临床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以及呃逆分别占51%和26%,而在其他病因中却没有。作者得出结论,AP受累且存在临床APS对血清阳性NMOSD具有高度特异性。
p6hAD7 http://www.numino.net
在过去的数年中,学者们对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(MOG-IgG)的诊断作用越来越感兴趣。最初,其被认为在多发性硬化中发挥作用,而目前来看,MOG-IgG也是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的标志物。然而,MOG-IgG和水通道蛋白4抗体并存是罕见的,现已提出MOG抗体相关疾病这一概念。当然,也有报道MOG-IgG阳性/水通道蛋白4阴性的患者出现AP病变和APS,但这种关联仍然非常罕见。在50例MOG-IgG阳性视神经炎和/或脊髓炎的成年患者中,有8例存在延髓病变,但只有2例与第四脑室相邻,仅1例表现为APS。在26例MOG-IgG阳性儿童患者中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,只有1例表现为APS,而8例水通道蛋白4阳性患儿中却有4例。由于MOG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,而MOG-IgG似乎具有致病性,因此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病例报道。此外,APS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中也有个案报道。
R65f0S http://www.numino.net
结论
IG9gqE http://www.numino.net
AP的研究历史并不长,始于1896年(当时由Retzius命名),但直到上世纪中叶才明确AP的结构和功能。而与这一结构有关的综合征最近才被提出,但回顾历史文献,仍有不少相关的优秀案例。虽然严重的双侧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仍为NMOSD的经典表型,但由于AP受累引发的顽固性呕吐和呃逆现在被认为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,是神经免疫学和脱髓鞘疾病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SPNK1h http://www.numino.net
[参考文献]
FoXzXh http://www.numino.net
1. Camara-Lemarroy CR, Burton JM.Area postrema syndrome: A short history of a pearl in demyelinating diseases.Mult Scler. 2019 Mar;25(3):325-329.
GM3zJq http://www.numino.net
2. Zhou C, Liao L, Sun R, Wang J, Di W, Zhu Y, He Y. Area postrema syndrome as initial manifestation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patients: A retrospective study. Rev Neurol (Paris). 2020 Oct 17:S0035-3787(20)30684-6. Epub ahead of print.
AgLr6X http://www.numino.net
3. DE Souza TFS.A concis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area postrema structure and function.Arq Neuropsiquiatr. 2020 Feb;78(2):121-123.
93mitc http://www.numino.net
4. Okada K, Kobata M, Naruke S.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with area postrema syndrome.Neurol Clin Pract. 2019 Apr;9(2):173-175.
iSS67T http://www.numino.net
5. Sechi E, Flanagan EP. Area postrema syndrome in autoimmune GFAP astrocytopathy. Mult Scler. 2020 Feb;26(2):255-256.
更多相关内容...>>极后区综合征:脱髓鞘疾病中的精粹简史

Bug报告 |  免责声明 |  联系我们 |  加入收藏

Copyright © 2006 NuminoStudio(www.numino.net) All Rights Reserved